更新時間:2019-11-04 15:22作者:王新老師
減負,一個對于學生和家長來說似乎老生常談卻又繞不開的話題。
近年來有種說法很流行,“玩命的中學,快樂的大學”。這種情況,要改變了。
教育部部長曾坦言,對中小學要有效“減負”。
由教育部擬定的《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》5年前已經實施,提出小學不得留書面家庭作業、規范考試等十項措施,被認為是“史上最嚴減負令”。今年8月30日,教育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《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》,再次提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、小學低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等要求。與此同時,各地也紛紛推出減負禁令。
在各方減負要求之下,實際情況如何?小編就此進行了調查。
走進校園的教室,又是一名睡著的學生,學生依然“壓力山大”。
暑假到來,不少“準小豆包”的父母都為孩子報了學前班,其中不少是沖著學拼音去的。在很多人看來,不提前學拼音開學后會跟不上老師的教學節奏。小編對此做了調查,真的很多家長都會提前學拼音,家長們紛紛說道:“別人家的孩子都學了,不學根本跟不上別人啊,我們也不想這樣啊!”
“負擔重,壓力大。”11月4日,南京市民王先生在談及兒子的課業壓力時,脫口而出6個字,讓人頗感意外。
王先生的兒兒石頭就讀于南京某重點小學,今年剛6年級。王先生坦言,面對即將來臨的小升初壓力,孩子的課業負擔比她之前預計的還要重。
“自從6年級開學后,孩子每天作業基本都要做到晚上10點以后。聽說有些做得慢的孩子,要做到夜里11點甚至12點。”王先生無奈地表示,現在競爭這么激烈,為了成績,實在是沒辦法啊。
小編調查發現,石頭這樣的情況并非個例。許多小學生家長反映,孩子升入五六年級后,課業壓力明顯比之前大了很多,起得早、睡得晚,作業難以完成、覺不夠睡已經成為常態。